日前,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闫春财教授、刘文彬讲师联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晓龙博士等学者在国际动物学杂志 Zookeys 和 Zootaxa 上发文介绍了他们最新发现的三个摇蚊科新物种:郑氏狭摇蚊 Stenochironomus zhengi Lin & Liu, 2021;郑氏北七角摇蚊 Boreoheptagyia zhengi Lin & Liu, 2021 和郑氏单粗腹摇蚊 Monopelopia zhengi Lin, 2021。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和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单位。新物种以我国著名昆虫学家、中国昆虫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郑乐怡先生命名。
郑氏狭摇蚊Stenochironomus zhengi Lin & Liu, 2021 以马氏网的方式采集自云南省大围山国家公园,该种具有延长的明显超过第 IX 背板后缘的上跗器可与属内其他物种区分,文章同时给出了该属的中国雄成虫检索表。
郑氏北七角摇蚊 Boreoheptagyia zhengi Lin & Liu, 2021 以灯诱方式采集自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为温泉旁溪流。该种触角 7 鞭节和翅除臀角区域光秃完其他区域覆盖微毛等特征可区别于属内其他物种。文章同时报道了中国新纪录种 Boreoheptagyia kurobebrevis (Sasa & Okazawa, 1992),给出了中国该属的检索表并提供了基于 COI 条形码序列的北七角摇蚊属Boreoheptagyia 邻接树,物种距离均大于 11%。
郑氏单粗腹摇蚊 Monopelopia zhengi Lin, 2021 以灯诱方式采集自海南省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种的中足和后足具有 2 个胫距且抱器端节前端逐渐变细等特征明显区别于属内其他物种。同时该属是中国新记录属,文章还给出了该属世界雄成虫检索表。
昆虫是生物界的一个主要类群,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倡导,各国开始注重对昆虫多样性监测。物种的发现和厘定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可持续、生物安全和医药健康等领域提供基础资料。研究发现的三个摇蚊新物种使得人们对我国的物种多样性会有新的认识,为世界摇蚊研究工作提供中国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料。此外,研究结果也对后续的害虫防治、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水产养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以我校天津市生物学重点学科和天津市生物学实验中心为基础而组建。重点实验室围绕动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开展相关领域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动物分子生物学、分子系统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特色鲜明,成为天津市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