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组在保护生物学及动物潜在分布预测方面开展了许多前沿性研究,这也是一只年轻的团队,在天津市乃至全国处于比较活跃的地位,实验室完备硬件条件优势和特色地位为该方向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研究组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特色鲜明,是迄今天津市唯一专业从事野生脊椎动物行为生态保护的研究团队,研究物种主要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研究团队率先在国际上将经典的TUBE任务应用在野生灵长类物种行为学研究中,率先在国内开展笼养濒危物种听觉丰容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灵长类抓握行为进化比较研究,率先在天津建立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红外监测网络,率先在天津开展濒危湿地鸟类迁徙停歇期种群生态学比较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imal Cognition》、《Current Zo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AmericanJournal of Primatology》、《Integrative Zoology》等期刊,其中2012年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Anthropology》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入选国际权威在线科研评价体系“Faculty of 1000”(http://f1000.com/14263036)。赵大鹏教授研究团队率先应用国际先进红外相机技术在天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为天津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积极力量,中央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日报集团等媒体多次关注报道其研究工作,引发社会各界对天津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广泛关注。
在动物潜在分布预测领域,针对我国重要入侵害虫及其天敌昆虫资源的准确鉴定开展研究。提供了揭示重要外来昆虫在我国入侵过程中的生态位动态,拓宽了生态位模型在区域与景观生态系统中运用的理论基础并提供模型构建方案以及增强生态位模型转移能力的策略和应用方案。率先在国内对生态位模型方法和原理进行梳理总结,并将其应用在疾病传播风险分析中,提供简单易行的宏观气候适宜性的降维方案和不同应用情景下,利用整合及最优模型等方案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logical Invasions》、《Journal of PestScience》等期刊。同时,动物学研究团队在动物行为学、寄生蜂嗅觉、人类遗传学以及摇蚊科分子系统学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